中考频道

双考妈妈“降压”三十六计

  • 日期:2013-12-13 09:45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六月临近,高考中考接踵而至。这个月是家有考生的妈妈最焦心的一个月,饭菜营养搭配、帮忙抄笔记、晚上盖被子、和老师沟通……忙得不可开交,并且这时候有的妈妈角色基本上成了“女奴”,连话也不敢大声说一句。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位儿女已经考上大学的妈妈,她们或者曾留下遗憾,或者做得很好,时过境迁,她们有很多经验与“双考妈妈”们分享。记者还随机调查了几位目前正在上大学的同学,让大家了解考生的真实心境。

  【莫拼命买参考资料】

  这点要求是一位网友提出来的,她说她自己绝对不会在孩子中考前一个月帮

  他突击,买很多资料,因为小孩会

  抵触,并且越做题越不会,那就越

  惶恐。根据经验,在大考前总会有

  一段“空白期”,如果在这期间碰上

  难题,自信心会受到影响。

  【莫唠叨】

  喜欢唠叨是每个妈妈的共同特征,尤其在双考前,因为心里紧张,唠叨的就更多了,其中一个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的男生告诉记者,那两天听到妈妈的絮絮叨叨,就觉得好烦躁。

  【不要诉说自己的期望】

  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曹女士是个不太成功的范例,她经常向女儿推荐自己的心仪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一本的,而她女儿的成绩在二本上下,因此母女常常争吵,女儿的自信“都被我浇灭了”,后来,连二本也没考上。

  【不要威胁】

  其实妈妈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种威胁有时候多是来自爸爸的。这就是所谓的威逼利诱,双考期间,孩子心理脆弱,再被淋一场透心凉的大雨,就惨了。

  【不要过分照顾】

  平时不太操心孩子,只有在考试那几天才让孩子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这种反差太剧烈,小孩会有心理压力。在接下来的时间,其实只要按照平时那样即可,或许可以稍微加强一些,但是千万别太强。嘘寒问暖得有度。

  【莫过分干涉】

  一般来说,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会比较强烈,尤其在考前。家长本身不是面临考试的人,没有切身体会,因此很多干涉就属于“瞎忙”“瞎指挥”,这样会扰乱孩子的学习进度。

  【心态放轻松】

  曹女士的女儿去年高考时,她常常晚上睡不着觉,还浑身哆嗦,这是典型的考前焦虑症,如果不放松的话,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不过幸好她的女儿神经比较“大条”,还反过来安慰妈妈。

  【言传身教】

  闫妈妈说,她最注重自己的行为了,比如不想让孩子看电视,那么她就会不看,想让孩子在晚饭后散散步,她就会主动出门运动。

  【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有的孩子在考前会比较反常,会突然逃避,也有的会身体突然变坏,这其实很多都是心理紧张焦虑造成的,家长在自己疏导不力的情况下,要约见心理医生。

  【多和老师交流】

  有的孩子在家里表现十分正常,在学校就不行了,还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乖孩子,在家里就十分叛逆,动不动发火顶撞父母,多和老师沟通,多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最近的表现,有助于家长掌握孩子的动态。

  【积极地心理暗示和快乐的家庭氛围】

  这一点赵女士感慨颇深,她女儿在高考期间,因为焦虑,常常唉声叹气,觉得很灰色,而她受这种情绪影响,也不由自主地在厨房偷偷叹气,一来二去,全家那时候没了往日快乐的气氛。“早知道那时候就该整得高兴点儿。”要高兴也容易,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行了。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