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超9成人认为当前互联网对孩子有负面影响

  • 日期:2010-01-07 10:1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2009年6月22日,沈阳市黄河大街小学的学生在刚刚调试好的“校园绿色网吧”内上网冲浪。除了不健康的网站和容易让学生沉溺的网络游戏无法登录外,学生们在这里可以登录国内各大网站,观看中外大片和影音资料,玩百种益智游戏。张浩摄

  调查显示72.4%的人赞成网络分级

    95.3%的人认为当前互联网对孩子有负面影响;62.1%的人希望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内容分级与过滤

    “我们对孩子上网是以‘控制’为主。”湖北省潜江市的胡新河对记者说,“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强制’——每周上网时间强制在一小时以内,到点就关机。”

    9岁的女儿从去年开始接触网络,现在还处于胡新河的“可控范围”内。但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胡新河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孩子越大,好奇心和自我意识越强,强制肯定不是办法。自己总不能天天在电脑前看着。他期盼,可不可以建立起网络分级制度引导孩子们正确上网?

    2009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五级分类设想,“网络分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718名公众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72.4%的人赞成网络分级,反对者占11.3%。同时,有44.5%的人认为,网络分级可以有效保护孩子。

 “网络分级不是给未成年人看的,是给家长、教育系统和社会看的”

    调查显示,95.3%的人认为当前互联网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其中36.4%的人表示影响非常大。仅0.9%的人认为没有负面影响。

    袁勇道是广东省化州市一所中学的高一班主任。他说老师现在最头疼学生的两件事:早恋和上网。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真正家里有电脑的没几个,但几乎一半都是有多年网龄的“网虫”。老师们估计,在化州市网吧里上网的人,过年的时候大概有80%是学生,如果是平时,这一比例接近100%!

    袁勇道还得经常去网吧“抓”学生。“他们看见我走进去,会急忙把电脑屏幕上的‘窗口’和‘任务’关掉,还说是在查资料。让他们打开之前的网页也不肯,不用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内容。”

    管孩子很多时候还得靠家长,但袁老师说,他们那儿的家长大多不会上网。孩子上网,要么是严厉禁止,要么是纵容,很难正确引导孩子。

    山东的公务员高鹏刚刚去孩子学校开过家长会,50多个家长凑在一起才发现,几乎家家都遇到孩子上网问题。“儿子5岁就开始接触电脑,现在百分之百会背着我们看不该看的内容。现在一些网站唯利是图,打孩子的主意。我们家长心情都很急切,期盼网络尽快分级。”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项目部主任邵德海表示,网络内容分级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必须实施的一项关键性管理措施。互联网不良信息如果不加管制,毒害的不仅是未成年人,甚至包括成年人。

    公众如何看待当前互联网管理呢?调查发现,62.1%的人寄希望于“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内容的分级与过滤”。而对于网络分级的实施效果,44.5%的人明确表示,网络分级可以有效保护孩子;39.1%的人认为有待观察;认为网络分级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只占16.4%。

    邵德海认为,网络分级只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不良内容伤害的必需条件,不是全部条件。网络分级甚至不是给未成年人看的,而是给家长、教育系统和社会看的,教他们学会如何认识网络产品,学会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孩子使用互联网。

 57.6%的人认为网络分级的障碍在于技术困难

    社会上关于网络分级的呼吁由来已久,但迟迟未能实施,障碍是什么?调查中,57.6%的人认为是技术上有困难,但同时有29.8%的人却认为分级并没有根本上的障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网络分级想解决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划分标准很难界定。互联网面对的是亿万计用户,再大型的网站也无法确定它的用户会上传什么东西,这种难度可以想见。

    对于分级标准的设定,“北京家长交流中心”的发起人代鸥表示,网络分级会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要判断什么样的信息为不良信息,需要一种开放的态度。

    “什么是不良信息?我都50来岁了,跟十几岁人的判断肯定是不一样的。”代鸥认为,“要确定分级标准,就一定要让全社会的人都认可,不仅仅只是家长认可,更应该吸收年轻人的意见。分级应根据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约束内容,才能有效地保护青少年,降低他们的抵触情绪。”

    “《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各部门也制定过很多措施,进行了一次次的整治行动,却总是杜绝不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沈绮云教授分析,这里面有源头的问题,也有运营中的管理问题。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我们要为他们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让他们养成健康使用网络的习惯。

    沈绮云教授说,从业者也要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光想着挣钱,社会效益也很重要。这里面经济利益很大,都形成了产业链。不是不能赚钱,但过分地注重经济效益是不行的。“企业有责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现在有一个很可笑的现象,很多网络游戏公司公然声称,游戏只对成年人开放。”邵德海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国内宣称是成年人专用产品,不会像国外那样发生市场大幅缩小、宣传推广处处受限、社会形象不佳等情况。相反,还可以摆脱防沉迷系统的管制,而事实上未成年人接触这种游戏并不存在任何障碍。

    本次调查中,一名广州番禺网友留言,网络分级为什么困难重重?还不是有利益在里面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