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频道

人大附中家长教育经验:要努力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 日期:2011-11-17 10:16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前言:郝阳(化名)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他阳光开朗,成绩优异,历次大考基本稳定在年级前十名,始终处在班级的前列。他同时作为校田径队的队员参加了海淀区的田径比赛获得奖牌,电子琴达到九级水平。同时作为学习委员是老师的好帮手,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肯于奉献。每天统计作业一丝不苟,同学有了问题也愿意向他请教,如此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养的呢?最近看了一篇她妈妈的育子文章深受启发,昨天的家长会专门请了他的妈妈做了经验介绍,同时特别征求了作者同意,将该文转载在此,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借鉴。为保护孩子不受外界干扰,增加压力,特略去了孩子的姓名,以化名替代。

  要努力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蹒跚学步的儿子已成为意气风发的高中生了。每当同事或朋友问起孩子在哪里读书时,我都会自豪的告诉他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人大附中实验班,这常常引起同事们的一阵阵羡慕,并向我请教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像很多家长一样,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注意培养他各方面的爱好,音体美全面发展。他在小学五年级就考取了电子琴九级证书,通过了PETII的考试,参加全国和北京市数学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除了学习方面的良好表现,郝阳(化名)同时还是学校体育队成员,参加过校级、区级运动会,曾获得过海淀区田径奖牌。小学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并作为毕业生代表为全校学生作报告。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人大附中实验班学习,初、高中阶段一直担任学习委员。作为人大附中的一员,就像很多优秀的学生一样,郝阳从小学、初中、高中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人大附中以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进步更加突出,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虽然自己是大学教师,但在孩子面前我更是一个家长,大多情况下也是以一种朴素的母爱对待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有得有失。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总结出来,供大家交流分享。

  一、家庭教育的最高原则: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界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大多数父母而言却未必懂得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就是在尽可能保证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对孩子学习进行严格的管教措施,甚至进行全程监控。比如几点放学,应该几点到家,几点之前完成学校作业,几点开始课外学习,家长都会一一过问干涉。对孩子学习成绩更是高度重视,任何波动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批评,甚至冲孩子发脾气、动怒等。很多家长刚开始也并不情愿这么做,但是一想到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慢慢就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高压教育习惯。

  实际上,这样的高度紧张、高度负责任的家庭教育方法并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如何孩子在家长面前都是弱者,孩子也有其自我保护的心理自尊。家长单方面的说教和指责,或者只知道给孩子提要求,久而久之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孩子们会想,如果应该这么做,你们大人为什么不先做到啊,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一般不会听家长说什么,怎么说的,而是看家长怎么做的。所以,教育界有一个共识,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儿子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这就是喜欢看书。不论在什么场合,不论有多长时间,只要有可能,他都会拿本书出来翻一翻。想起来这个习惯就是孩子小时候养成的。那时候,我正在学校里攻读博士学位,我爱人也整天忙他自己的事情。每到晚上,回到家里忙完家务,就赶紧打开书完成自己的作业。忙的时候,甚至都顾不上陪儿子玩。当时,我们除了给孩子买玩具,就是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当时儿子很小,对玩具并不是特别在意,也学着我们的样子,把书本反过来倒过去,时间一长不仅慢慢地读懂了那些图书,还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实际上,当时并没有想到要让孩子去读书,只是觉得哪些好玩的图书跟玩具一样对孩子应该有吸引力。这种习惯不仅陪孩子度过了童年,也会跟随孩子一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