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门诊 > 正文

进食障碍

  • 日期:2011-07-09 08:0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进食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情绪等因素所造成的进食异常。它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症、异食癖等,其病程至少持续一个月,同时体重减轻或体重不增。□儿童进食障碍的一般特点1.神经性厌食症 表现为儿童长期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则立刻引起呕吐。它是一种由患者自己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到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之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心理生理障碍。一般地,婴儿较少有厌食行为,幼儿则经常表现出不主动或不好好吃饭的行为。13—25岁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主要是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9.5。2.贪食症 表现为周期性贪吃,进食量很大,吃得很快,进食时常避开别人,并常为自己的贪吃行为而后悔自责,甚至情绪抑郁,因而在贪食的间歇期又常采用减肥或控制饮食等措施,因而体重常有波动。3.异食癖 多发生于学前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经常咬吃一些无营养的非食物性东西,如墙壁灰泥、砂土、小石子、油漆、毛发、炭末等,也可见咬吃玩具、纸张、衣服、野草等。由于吞食异物或污物,常可造成相应的并发症,如肠道感染、肠梗阻、贫血或营养不良等。
     儿童进食障碍的病因引起儿童进食障碍的因素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1.生理因素。①遗传因素。患儿的家族中,尤其是其兄弟姐妹及父母中也常有进食障碍史。②下丘脑功能异常。下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是负责调节情绪、控制进食及内分泌调节的中枢。进食障碍患者存在着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异常、食欲或进食量异常、情绪异常等。2.社会心理因素。有些儿童为了“苗条”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食欲,长期不好好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重者还伴有低血压、缓脉、下肢浮肿、皮肤于裂脱屑、头发发脆易掉等现象;有的患者在控制饮食后又控制不了自己,结果又大量进食,造成体重明显上升。3.喂养方式了当,对新环境不适应。如家长一味地迁就孩子。爱吃什么买什么,无限量地喂食,致使孩子出现进食障碍;当儿童离开父母而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时,如上幼儿园或其它新的环境,也易造成儿童进食异常;儿童喜欢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此时若无人照顾、制止,任其发展。便形成不良习惯,出现进食障碍。此外,儿童进食障碍辽与儿童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有关,如缺铁、缺锌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