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票数最多作品引争议 5位获奖人4位来自作协

  • 日期:2011-09-17 09:42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茅盾奖5获奖人4位来自作协遭质疑 作品销售不佳

  昨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公布了获奖名单,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毕飞宇《推拿》、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5部作品获奖,重庆作家无一斩获。张炜的《你在高原》共有450万字,相当于6部120回的《红楼梦》,以“长”取胜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陈柯羽

  评论家张颐武:《你在高原》的特点就在不可思议的长度,写得长就是独特性。这可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评委孟繁华:茅奖是在不断改进的,评委规则、方式都在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评论家雷达:这么大的范围,有些好的作品没选上,也很正常,这次的实名投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情因素。

  5位获奖者4位来自作协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总共有180部长篇小说入围,最终获奖的5部作品通过5轮投票产生,共有62位评委实名一以贯之地参与投票。从本次获奖的5部作品来看,现实题材成为主导。张炜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讲述了一段行走的故事、刘醒龙所著的《天行者》则讲述了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莫言所著的《蛙》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毕飞宇则通过推拿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刘震云则是通过《一句顶一万句》教人如何说得上话,说好话。5位获奖者中,除了刘震云其余四位均为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这让不少人质疑茅奖成了体制内的自我狂欢。

  人气作品落败读者不满意

  在本次获奖的作品中,《你在高原》受到的质疑最大,该书共有39卷,450万字,被称为史上最长小说。不少读者认为,这样的作品要读完就已经非常困难,不清楚评委是依据什么在进行评判。相反,读者呼声非常高的作品却最终铩羽而归,像描写秦朝兴亡生灭过程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在42强时就被淘汰,在茅盾文学奖最终公布之后,不少读者希望评委能去网络上听听大家的声音。

  《大秦帝国》获奖会遭炮轰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此次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之一、作家麦家。谈到受众多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为何败北,麦家一针见血,“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出了严重问题,他的整个小说都在美化暴秦、贬低儒家,与现在的社会价值体系相悖,它如果最后获奖的话肯定会引起读者的炮轰。”而对于网络小说未能获奖,麦家回应:“网络小说放在文学平台上来看,有一定的局限性。厚度不够,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故弄玄虚、谈情说爱,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缺乏思想性,这就像一道菜里没放味精,少了点味道。”

  剖析

  重庆作家,文学性差了点

  本次茅盾文学奖,重庆共有4位作家的作品入围,张者创作的《老风口》和歌兑的《坼裂》更是进入了前20强,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失败也是一种鼓舞

  重庆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昨日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比较弱,这次有两部作品进20强对于重庆作家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所以可以说我们虽败犹胜。当今的重庆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首先是文学准备不够充分,其次是创新精神有所欠缺,以及对自身经历的剖析太少。”

  文学性还有所欠缺

  张者创作的《老风口》和歌兑的《坼裂》进入了前20强,这也是重庆文学界冲击茅盾文学奖以来取得的最好的成绩。谈到此次重庆作品的败北,张者称不够文学是最大的致命伤,“茅盾文学奖追求的都是纯文学纯艺术的东西,而这恰恰是重庆作家的软肋。”另一位入围的重庆作家王雨则认为重庆作家名气太小,难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