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谈汉字整容:没权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 日期:2009-09-03 11:5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2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对于上个月进行的44个汉字字形调整的征求意见一事,他表示,对于汉字字形调整,他们会慎之又慎,并且会听取民意,不会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近九成网友反对汉字“整容”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从8月12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由于此前44个汉字的写法调整关系到人们的书写习惯,因此这次征求意见受到各方关注。根据本网和某门户网站进行的调查,近九成的网友表示反对对汉字字形进行“整容”。

    此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目前征求意见工作还在搜集意见组层面,大家还都在紧张工作,收集数据,我们征求意见组还要报给收集意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过段时间才能上报给国家语委。姚喜双还透露,“据我们统计的数字,绝大多数公众是反对44个汉字微调的。这和网上的调查数据的吻合。”

    在网友反馈的消息中,较多的反对理由包括觉得没有必要“瞎折腾”,汉字调整后将对名字等造成影响且修改这些汉字也有很高的社会成本,可能会混乱民众的书写等。

  官员:没有权力去做人民不满意的事

    李宇明2日向中央电视台透露了本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他说,自8月12号至31号,已受到各地群众发来的有关汉字规范方面的信件、邮件3000多件,同时他们也对网上网友的相关跟帖也进行收集整理。“我们将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建议,尽量使我们的字表完善,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他说。
   针对大家关注的字形、繁简调整给生活带来不便,增加社会成本等问题,李宇明说,在字型调整方面,会慎之又慎。“能不动的尽量不动,大家习惯的,不会违背大家的习惯去改变。我表一个态,我们是国家公务员,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我们不会做。我们也没有权力去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李宇明强调,社会上流传“教育部将把44个汉字调整意见上报国务院拍板”的说法是不真实的。现在公布的是专家版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而且仍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并不是定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很快公布,国家语委、教育部会综合考虑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完善,直到各方都感到比较理想后再进行公布。“在后面的时间,我们还会通过座谈会等其他方式,继续征集意见,”他说。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