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主办者表示:做干净的奥赛 绝不放水

  • 日期:2009-08-28 09:1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信息学奥赛分拿金银牌 双胞胎兄弟同时保送北大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自 1984年创建以来,25年间从来没有放过一次水,主办者拍胸脯起誓:

    绝不放水

    “你敢说,你们信息学奥赛一次都没放过水?一点猫儿腻的事都没干过?”

    自从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7月26日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创建25周年纪念大会上,公开表扬中国计算机学会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从来没有一次放水的“壮举”之后,学会秘书长杜子德便成为一个不断被人追问的对象。

    人们有理由怀疑:由于奥赛获奖者可以免试保送上国内一流的重点大学,在这一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奥赛幕后上演的各种交易总是难免的。

    “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我敢保证,信息学奥赛绝对没有!”

    杜子德不仅敢拍胸脯,甚至还有点小小的得意,因为在他手里攥着一大把的故事可说。

    曾经有一位西部的市委副书记找上门来,希望给他孩子加10分使其进入一等奖的分数线,并傲慢地表示:“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全都可以满足。”但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不为所动,断然拒绝。

    有一次,外地一个穿着入时的女士找到学会,要求给她的儿子搞成一等奖。临走时,还“无意”落下了一个内装4万元人民币的纸包。一经发现,杜子德立马把她叫回并下了最后通牒,“劝你赶紧把钱拿走,否则,不仅你儿子失去参赛资格,我们还要公开通报这件事情。”

    还有一次,北京一个孩子差10分就可以获得一等奖,家长希望能够通融,但NOI科学委员会认为其程序设计有错误,不能加分。为此,这个家长和学会争执了很长时间,并声称要到法院控告学会。

    时隔一年之后,杜子德意外接到这位家长的一个电话,电话中说:“我一直在跟踪你们的奥赛活动和对有关事件的处理,我发现,你们真的是完全按规则办事的,我佩服你们!”

    有时,杜子德也接到某些行政部门的电话,请他“高抬贵手”,把某领导的儿子从二等奖“升”为一等奖。哪想到,“一根筋”的杜子德死活就是不给面子,唇枪舌剑之后,对方气得摔了电话。

    2005年,内蒙古竞赛舞弊事件被媒体曝光,NOI一时间被置于公众的聚光灯之下。

    面对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杜子德并没有选择保持沉默或试图掩盖事情真相,相反,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代表学会发表公开声明:承担责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立即派人调查取证,在确认事实后对当事人给予了处罚。

    针对此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召集科学委员会开会,每人签署自律承诺书。借此机会,学会还提出全面改革省级联赛,收缩赛点,实行学会复评制度,并新增巡视员监督制度等一系列举措,为维护NOI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增加了几道安全阀。

    中国科协青少部五学科奥赛项目主管官员蒙星曾经评价说,信息学奥赛是最规范,最让人放心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